close




  探討機器人自主的電影有許多,不論是電影或是小說。早在1927年導演佛列茲朗Fritz Lang的就推出的《大都會Metropolis》,是這類型電影的先河。這部導演佛列茲改編他當時妻子席亞馮哈寶Thea von Harbou所寫的小說,內容在探討統治階級與制度。而裡面的機器人瑪麗亞其實單純只是用來操縱低層工人的武器。爾後手塚治虫將其改編成漫畫(大友克洋最後將這部作品動畫化),相較於佛列茲朗的《大都會》,手塚治虫的《大都會》較少了對階級與制度的探討,把故事重心擺在人與機器(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以及人權與是否擁有機器人權的問題做討論。雖說如此,大都會對於手塚治虫爾後的作品影響,可見一斑。





  雖然手塚的作品都有對現世很多的批判與想法,但早期手塚治虫改編的《大都會》(下圖左),評價明顯不如佛列茲朗。原因在於科技水準的不足,去探討這問題起來有點略顯天馬行空。相較於原創著重於社會制度的討論與著墨,反而得到較佳的口碑。但是隨著科技不斷發展與進步,身處於網路世代的我們,越來越能體會人工智能與生活之間密切的關係。當第一台超級電腦打敗棋王的時候,除了興奮電腦(等同人工智能)基進完美的演算能力,也開始慢慢擔心人工技能的發展,是否會演變成人類無法控制的地步。





  也因為開始有這樣的隱憂,這類議題也漸漸被學者探討,抑或寫成小說甚至是搬上大螢幕。1968年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上圖右)描述了電腦失控的問題。片中的HAL9000被視為最完美的機器人,但是因為故障而失去了正確的判斷能力。這情節之後影響很多部電影,像是《駭客任務》、
《鷹眼》,以及向這部電影致敬的《瓦力》 。如果說佛列茲朗給了機器人的形體,那庫柏力克就是給了機器人的靈魂。於是電腦不受人類控制有了藍本,這類電影開始層出不窮,機器人在也不只是機器而已,多了思考與邏輯,於是人工智能代之於人類的心志,機器人與人類的界線就越來越模糊。





  於是人類慢慢分不清楚人類與機器人,而機器人不知道自己與人類的差別。《木偶奇遇記》成了機器人的神話,如《變人》(上圖左)中的Andrew Martin或者是《AI人工智慧》(上圖右)裡的David,都嚮往著成為真正的人類而努力著。相同的在手塚治虫的作品《原子小金剛》中的小金剛(或是要叫做阿木童也好),因為天才科學家天馬博士的孩子喪生,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復活,所以以孩子的為藍圖製造出一個一模一樣的機器人。而前面洋洋灑灑的說那麼多,終於來到主題《冥王Pluto》。







  前面敘述了那麼多東西,其實是希望能凝聚出來一個觀點。對於以往對於機器人對狹義的看法已經無法與現代比擬,於是這部漫畫跳過了機器人自我探討以即認之,直接進化成有思考能力,以及判斷能力的產物。越甄完美的機器人,除了顯現出人類的傑出與智慧,卻也顯示人類的自大與無懼。現今社會科學家已經可以製造出超越人類體能以及智慧的機器,這是否潛越了人類與神的分界。當人類可以製造出類人類的機器人,那是否如同登天的巴別塔對於神與自然的挑戰。




  故事隨著人類的貪婪與預望,肆無忌憚的製造出各種危機。在故事中參與第三十九次中亞衝突戰役的七個世界頂尖的機器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角落,對於戰爭是罪惡,他們也感同身受。故事起源於瑞士最強的機器人蒙布朗,愛好大自然的他,在戰爭結束後投入了森林保育的工作。有天蒙布朗被發現遭到破壞在森林大火的現場,這除了讓人惋惜,也令人驚訝,什麼人可以破壞掉世界上最強的七個戰鬥型機器人之ㄧ。這波瀾引起了輿論,但是事情並沒有告ㄧ段落。令人震驚的是,在德國支援「機器人保護法」之團體的幹部也遭殺害,不同於蒙布朗,兩人身為人類卻慘遭殺害,這也讓世界各國開始恐慌,失控的機器人是否給人類帶了極大的傷害。




  如同前面有提到早期的科幻電影(其實近期的電影也是),都擔心因為機器人的高度智慧化,到最後會被機器人給取代(如《駭客任務》及《魔鬼終結者》就是其中的例子),於是1940年,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Issac Asimov艾西莫夫(電影《機械公敵》即是改編他的小說作品)及科幻編輯John W.CamPbell約翰坎貝爾共同創立
【機器人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


1.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2. 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A robot must obey orders given to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3. 在不違背第一法則與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




  於是許多科幻故事都在這鐵則下發展,而這部《冥王Pluto》也沒有意外。雖然漫畫是改編手塚治虫的《原子小金剛》,但是故事主人翁卻是七名頂尖機器人中的一員,身為歐盟警官的蓋吉特。如同愛西莫夫的作品《機械公敵》片中的人類警察史普納,藉由抽絲剝繭來詮釋這部改編的作品,而這也發揮浦澤直樹擅長氣氛營造,以及充滿推理及懸疑的漫畫風格。




  故事改編於手塚治虫作品《原子小金剛》中的一篇「地上最大機器人篇」(原版下圖),原著故事並沒有那麼長。在浦澤直樹的手下,漫畫分為八冊共六十五話。漫畫的重心著重於機器人的情感的探討,尤其是人工智慧是否有感情這類的議題,從第一集到漫畫結尾,一個主題貫徹到底。除此之外,劇情精彩並非打鬥等動作場面,而是當主角探查出一個線索的同時,卻發現陰謀一波接著一波的那種刺激感。而在浦澤的漫畫中更架構了一個更完整的人類與機器人共存的社會,相較於電影太過簡短一筆帶過的橋段,在漫畫中卻很細膩的描寫著。




  故事沒有疑問的改變了原本手塚的風格,雖然還是漫畫版,但是在浦澤的手下就好像真人化一樣。雖然小金剛(或是你要叫他阿木童),與以往的印象有所不同,但是在浦澤的設計下,讓這部作品以後要是想要真人化也更加簡單。漫畫加入了許多以往科幻電影以及小說的影子,也是少數幾部畫風不夠華麗或精緻,但是卻讓我非常喜歡的作品之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波卡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