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計程車司機之死 Taxi to the Dark Side

國別:美國

導演:艾力克斯金柏尼Alex Gibney《安隆風暴》

編劇:艾力克斯金柏尼Alex Gibney《安隆風暴》

官方網站:http://www.goldenhorse.org.tw/gh_tc/ff/ff-1-cont.aspx?id=f-08-016&sec=s-08-03

觀影感想 (內容可能提及劇情,如未觀賞此部電影,請斟酌閱讀)

  
911事件震驚全球,令人害怕的不是恐怖份子,而是恐怖份子的對象,被視為二十世紀強權的美國第一大城,卻被自殺飛機攻擊,這也讓世界各地每個人種正視這個問題,沒多久的時間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第二次伊拉克戰爭就這樣展開,當下大多數的人都是認為這是正確的,出兵伊拉克為的不只是復仇,而是所謂的國際正義,但是直到戰爭結束後延伸出來許多問題,也讓大家開始疑惑這場出師有名的戰爭是否是正確的決定,而這些不同的聲音慢慢成為新聞、成為輿論、成為書籍,或者是如同這部作品,成為一部電影。

  劇情簡介:艾力克斯金柏尼繼【安隆風暴】後,再次席捲各大獎項的力作。電影描述無端遭美軍逮捕囚禁的阿富汗計程車司機狄拉瓦,入獄五天後宣告死亡。本片藉由這起事件,探討美軍在阿富汗及伊拉克虐囚事件頻傳背後的恐怖真相。導演不僅觀點明晰、舉證歷歷,結構和敘事上,更擁有直逼普立茲報導文學般的人文深度,將紀錄片提升到更高層次。(文字引用金馬影展官方網站介紹)

  影片開始沒多久一張張美軍虐囚的照片呈現在大螢幕前,片中詳細的敘述在中東美軍虐囚的來龍去脈,經過統計這些被美軍俘虜的近十萬的犯人中,真正屬於恐怖份子的可能根本沒有十分之一,片中除了提出許多詳細的數據,也訪談了當初負責看管計程車司機的狄拉瓦士兵,從中探討這整個事件的因果關係,由一個獨立的事件,慢慢延伸到整體美軍對在中東針對情報與人權之間的取捨,介紹美國知名情報單位CIA如何用殘酷的心理戰折磨犯人,為的只是收集敵人對美戰略的情資,片中條理分明的舉例與訪談,從最基層慢慢上推,一層一層直到美國最高領導人美國總統布希,讓觀眾去思考對於虐囚的必要性與正當性,片中令人瞠目結舌的虐囚照片,以及當事人對當時事件的描述,讓人發現這個事件其實只是冰山一角,對於第一線的軍人也指是遵守上層的命令而已,如今電影探討的並非單純的對狄拉瓦蒙冤而死的平反,也不是要這些已經遭受革職甚至判刑的軍人更多的責難,而是當這些人在第一線犧牲,所謂的目的是否是正確的方向,而決策者的決定泯滅人性的同時,那些策略是真的是必須或者是必要,這才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地方。

  之前在
《謊言對決》那篇文章中就有提到,在911以降出現許多以反恐或者是反戰為觀點的電影,不論是劇情片、動作片...等等,每種類型五花八門,只差沒有人把這題材拍成科幻片(例如海珊其實是外星人),而在不同類型的電影都有他背後要表達的意義,在看過這部紀錄片後,讓我不禁想起湯米李瓊斯去年的一部《震撼效應》,那部電影敘述湯米李瓊斯的兒子突然消失,在他抽絲剝繭下發現原來自己的兒子喪命在自己的同袍手下,因為戰爭帶給前線士兵的衝擊造成他們無法在適應正常生活,這令我想到《計程車司機之死》這部電影最片中有一段訪談,鏡頭前的黑人士兵說了一句話,內容大概是說,「我知道有些事情是錯的,我跟你(指攝影人員)在現在這裡(指攝影棚)我們當然會去說那是錯的,但是當下你要怎麼跟那些同袍說,在那個場合我不會去反對每天要一起共赴戰場的同袍」,那是一種無奈也讓人在那種環境下失去人性,這部電影不單單只是探討囚犯的人權,也探討戰爭對我方或是敵方心靈層面的影響,這些手段真的是必要之惡,暴發出虐囚事件後仍然有百分之三十五的美國人認為這是合理的,在這種情況之下,紀錄片沒有對整個事件的正確與否下定論,是非與否也許也只能留給時間來證明。

電影預告

   

TAG:波卡多試片室 美國電影 艾力克斯金柏尼 金馬影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波卡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