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搖的竹林

國別:台


導演:Umin Boya馬志翔《看見天堂》


編劇:Umin Boya馬志翔
《看見天堂》
 

原著:瓦歷斯.諾幹
 

演員:巴奈‧尤給/黃清貴 
Isaw Behuy范哲恩 拉卡‧巫茂/阿飛《賽德克巴萊》 Bokeh Kosang徐詣帆《賽德克巴萊》 Gaki Baunay林孟君《賽德克巴萊》 Yukan Behuy范偉霖 林政淩 Pilin yapu比令‧亞布

 

官方網站:
 http://0rz.tw/omxuH


觀影感想(內 容可能提及劇情,如未觀賞此部電影,請斟酌閱讀)
  

 
 「你難道沒有聽到,那片竹林正在哭泣嗎?」


故事敘述巴奈(黃清貴飾)是個遵循祖訓的泰雅老人,而他的兒子尤勞(徐詣帆飾)卻在林務局工作,對於兒子及孫子Isaw(范哲恩飾)漸漸遺忘泰雅族的傳統很不以為然。藉著一次放假的機會,爺爺帶著孫子去尋找那片父親(林孟君飾)曾帶他去過的那片竹林採竹筍。他希望藉著這趟旅程,可以將泰雅族的傳統與精神傳承給下一代。但是那片竹林早以被林務局畫分為林班地,導致祖孫兩人在竹林遭受逮捕與驅趕。在混亂之中巴奈與Isaw走失了,得知這消息的尤勞,一方面要處理被森林警察逮捕得父親,一方面又要尋找失蹤的兒子,心急如焚的他,交雜在身分與立場的困擾之中...





故事改編於原住民文學作品《番人之眼》(作者:瓦歷斯.諾幹[註二]中的一篇散文,散文內容簡單的文字敘述泰雅族人,在面對祖先傳承下來土地的無奈惆悵。導演將這篇文章改編成劇本,除了凸顯出原住民面對法規制度下的無奈,也針貶出新一代原住民漸漸遺忘祖先傳承祖訓。

影片以三條線前進,劇情交錯穿插會讓人開頭有點摸不清楚頭緒,開頭小男孩Isaw可愛天真的模樣,讓人以為這會是一部充滿童言童語的溫馨小品,但是至中段峰迴路轉,才知道原來這部片是述說著原住民對於現實社會的無奈與悲哀,

戲中泰雅父親與泰雅兒子(范偉霖飾)代表著泰雅族的精神與傳統,在戲中以奇幻的方式呈現出原住民的精神以及早期生活的方式。在巴奈與由勞父子面對著原民傳統與現代社會法規衝突之間,成為他們之中的良心。但是片中泰雅兒子以泰雅族語詢問著Isaw的名字,卻點出新一代原住民,雖然存在著姓名,卻聽不懂語言哀愁。而穿插著泰雅清潔工(阿飛飾)與他父親(比令‧亞布飾)情節,更凸顯著泰雅族人面對社會現實的壓迫中,無奈與無助的情況。  

還記得05年司馬庫斯部落,有三名原民青年因為清理風災遺留下來的櫸木卻被判罰重刑的新聞。因為政府不完善的法規,缺乏配套的規定下,造成許多居住在部落的原住民,屢屢在不明不白之下犯法,如同劇中的老人巴奈,他是個遵守祖訓的泰雅族人,即便他的兒子到城市發展,他依舊留在部落遵循著以往祖先傳承下來的方式生活。而那從孩提時代舊傳承下來的訓示,卻一再得被現今社會體制壓抑著。

在探訪許多泰雅族部落時,許多人聽到這個故事都對現今法令不以為然,他們不瞭解當初祖先傳下來的土地,為何被這樣無情的分割出去。很多原住民面對小時後家門前遊玩的森林,一夕之間突然成為不能踏入的禁區非常不能理解,原住民與自然共存,卻硬生生的剝奪他們生活的方式,這也成為這部片中最大質問。

故事凸顯出現代原住民在傳統與社會現況的無奈與抵抗,他們沒辦法改變,卻又得在維護傳統以及遵從法規中的縫隙尋找出路與妥協的方法。從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原住民老者不願背離原本的傳統,但卻又被法律牴觸下,只能不斷的躲藏,那些原本屬於他們的土地天空,卻成心中最大的遺憾。而在林務局工作的尤勞,卻因為身分的關係,不斷的在族人輿論以及法律的規範中掙扎而不知所措。

從影片中,我們看到被稱為多元又民主的社會,卻是以一種無理又粗暴的方式對待著弱勢的族群。而一直被塑造成粗蠻形像的原住民,卻被所謂文明的外來民族用更蠻橫粗糙的手法壓制著。片中充滿了許多原住民被壓抑的心聲,如同清潔工一樣,面對著茫然的未來,卻又不知如何改變,只能靠著變賣祖產來獲取中間微小的利益。

片中每個人都存在著壓抑與煩惱,那流傳的泰雅精神不斷的被社會現況給摧磨著,存在的不平等,卻沒辦法得以伸張,讓這部短短九十分鐘的戲劇,看到原住民的無奈與茫然。也讓人不能理解,在這些不公義的制度之下,到底政府照顧了哪些弱勢的族群,又維護了哪些族群的傳統?!而這樣的問題卻又層出不窮的不斷發生在這個土地上。看到許多政客在螢幕上說著冠冕堂皇的話時,心中除了憤怒多的卻是無助與無奈。

雖說如此影片也非完全悲觀,劇情的結尾小男主角Isaw將竹筍埋入花園之中,希望借由能喚醒新一代的原住民,能挺身而出將精神流傳下去。也許有天竹筍成了竹子,竹子成了竹林,藉由影像傳承,能讓泰雅族的精神再次在風中飄搖著。



還沒看過的今天(7/3)晚上九點、十一點各有一場重播,有興趣的可以鎖定原民台


註一:導演馬志翔

大部分的人對於馬志翔導演都停留在演員的印象,像是早期的《大醫院小醫生》中的凌志傑,或是近年《波利士大人》中的李安毅,再不然就是近期備受注目的《賽德克巴萊》。但是其實演而優則導,去年更以《看見天堂》入圍金鐘獎八項大獎,讓人見識到他演員之外的才華。身上流著賽德克族與阿美族血液的他,對於自身原住民的身分有著某種使命感,從早期的作品《我在這邊唱》、《說好不准哭》,一直到前面提到的《看見天堂》以及這部作品《飄搖的竹林》...等,都環繞在原住民的議題上。他期許著影像傳播的力量,讓更多人可以了解或是正視,處於弱勢的原住民,在不論社會地位或是經濟、教育上的不平等,也希望這著影片能讓更多社會大眾能了解,甚至重視原住民議題。(圖片引用:Umin Boya(馬志翔)作品集


註二:瓦歷斯諾幹《番人之眼》

一九六一年,出生於台中和平鄉,繼承泰雅族血統,現任教國民小學。《番人之眼》是一本散文集,是一本以原住民觀點,觀察部落與都市的現況,文字間,或是幽默,或是嘲笑,或是不滿,或是沉重悲哀,……皆是語重心長的部落心事,處處呈現作者驃悍風格與幽默品味,深刻描繪原住民的種種問題與心境。其他著作有《永遠的部落》、《荒野的呼喚》、《想念族人》、《戴墨鏡的飛鼠》、《番人之眼》、《伊能再踏查》、《番刀出鞘》等書。(部分文字引用網路資料)


 

影片預告




電影海報

arrow
arrow

    波卡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